云南考察之旅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到腾讯微博 分享到MSN 分享到开心网 分享到人人网 分享到豆瓣 分享到白社会 分享到邮件 分享到爱分享

    期盼已久的云南之旅终于画上了圆满的句号,感谢华略管理学院组织这次考察意之旅。这次考察的路线:昆明---大理---香格里拉---丽江。

  

    走出人头攒动的火车站,卸下满身的疲惫,看着微亮的天空,心中略带喜悦。这就是我一直向往云南,一片神奇的土地。我们先去的是云南民族村,它位于昆明市区南部的滇池之滨,距市区7公里,在整个昆明滇池国 家旅游度假区12平方公里范围内占地485公顷,与著名的西山森林公园,大观公园、郑和公园等风景名胜区隔水相望,互映生辉。1992年2月28日,作为第三届中国艺术节主要展区正式对外开放。经过近几年的不断完善,已迎来了无数的中外宾客,留下深刻而美好的印象。云南民族村主大门是一组造型富丽典雅,气势恢宏的钢架式建筑,门首悬挂着“云南民族村”五个雄浑逆劲的烫金大字,正中是一只振翅腾飞的金孔雀图形徽标,象征着云南民族村吉祥幸福,兴旺发达的美好前景。大门前是宽阔而平整 的人流集散广场,下面的草坪中是一组形态逼真。活泼可爱的白象群雕塑,名为“白象迎宾”。云南民族村景区内水陆交错,清新优雅,各村寨。景点座落有致。风格迎异其间有绿荫小径,亭阁回廊、拱桥石阶相衔相接,并与滇池湖滨大道首尾贯通,游览线路,路转水回,柳暗花明,引人入胜。周围自然的景观和得大独厚的天然调节,使得民族村内花枝不断。四季常青,每一刻,每一季,都有各自动人的美景。从民族村回来我就感到了这片热土下的少数民族智慧是无限的,他们的民居各式各样,都能很好的适应周边环境,他们的服饰也很有意义,更多的是本民族的宗教崇拜。

  

    在云南的第二站我们来到了大理古城。记得第一次听说大理的时候还是在看金庸的武侠小说的时候,谁知道,到了当地听金花说这附近真的有天龙八部城,心想无论怎么样也要过去看下。但是我们首先去的还是喜州白族民族村。白族民居向来为海内外建筑界所重视,“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的布局严整实用,粉墙黛瓦的院落无论是木雕、施彩、石刻、泥工丝毫不逊江南园林与北国大宅。街市中烤乳扇香味飘过扎染布的店肆,步行在石板路上,目之所及,都感到一种文化的震撼。在这里我们了解了白族的生活习俗,以及最重要的白族三道茶。

  

    我们在大理古城呆了两天,这两天我们充分的了解了大理这座古城。大理古城每家都有养花种树,已成为传统的习俗,每家每户都有一个大小不等的花园, 名贵的大理山茶花、杜鹃花,争奇斗艳、傲雪开放,各种红花绿划伸出墙外,连成一条条花巷,芬芳的花香四时不绝,弥漫了全城。清洌的泉水,从苍山上流进城里,穿街绕巷,经过一家家门前,洗净污垢污染,大街小巷,叮咚的水声不绝于耳,如弹奏的三弦。“家家流水,户户养花”名不虚传。历史悠久,极负盛名的一年一度民族传统盛会“三月街”,就在城西的苍山脚下举行。 云南省首批重点文物保护的“世祖皇帝平云南碑”,就耸立在三月街街场上 。大理古城的城区道路仍保持着明、清以来的棋盘式方格网结构,素有九街十八巷之称。南北对峙的两座城楼被修复一新。 城内由南到北,一条大街横贯其中,深街幽巷,由西到东纵横交错,全城清一色的清瓦屋面,鹅卵石堆砌的墙壁,显示着大理的古朴、别致、优雅。

  

    我们又去了噶丹松赞林寺,它是云南省规模最大的藏传佛教寺院,也是康区有名的大寺院之一。松赞林寺又称归化寺,距中甸县城5公里。从中甸县需向北望去,在宽阔的草原尽头,群山之间,有一座集镇规模的建筑群,极高处的屋顶上有鎏金铜瓦熠熠放光,夺人眼目。这片近乎古堡群似的建筑,就是松赞林寺。

  

    之后我们又去了大理的三塔,三塔在古城西北1公里处,就是被国务院列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大理三塔,与古城西南角的弘圣寺一塔遥遥相对,为古城增添了一层灿烂的色彩。  第三站我们来到了以宗教著称的香格里拉。当天晚上我们准备去藏族家访,一路上,藏族导游扎西风趣幽默的讲解,消解了我们的部分疲惫。他教会了我们藏民的基本问候语和礼仪手势。晚上稍作休整,便参加了藏民家庭聚会体验。一边吃着奶酪、烤牦牛肉,喝着青稞酒,一边观看热情奔放的藏族歌舞表演,在座的游客都被现场的气氛所感染,丢弃了平日里的矜持,随着主持人的指挥而呐喊!拍手!跺脚!值得一提得是,我们吃完之后就去进行了篝火晚会,我们围着篝火载歌载舞,我们的热情比火还高。

  

    最后一站是我们向往已久的丽江古城。丽江古城历史悠久,古朴自然。城市布局错落有致,既具有山城风貌,又富于水乡韵味。丽江民居既融和了汉、白、彝、藏各民族精华,又有纳西族的独特风采,是研究中国建筑史、文化历史不可多得的重要遗产。丽江古城包容着丰富的民族传统文化,集中体现了纳西民族的兴旺与发展,是研究人类文化发展的重要史料。丽江古城民居是中国民居中具有鲜明特色和风格的类型之一,城镇、建筑本身是社会生活的物化形态,民居建筑较之官府衙署、寺庙殿堂等建筑更能反映一个民族一个地区的经济文化、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丽江古城民居在布局、结构和造型方面按自身的具体条件和传统生活习惯,有机结合了中原古建筑以及白族、藏族民居的优秀传统,井在房屋抗震、遮阳、防雨、通风、装饰等方面进行了大胆   创新发展,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其鲜明之处就在于无一统的构成机体,明显显示出依山傍水、穷中出智、拙中藏巧、自然质朴的创造性,在相当长的时间和特定的区域里对纳西民族的发展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丽江民居是研究中国建筑史、文化史不可多得的重要遗产。

  

    这次考察让我感触很多,受益匪浅。尽管我没有对少数民族的民族风情有深刻的认识,却感受到了少数名族灿烂的文化和它极强的文化底蕴,充分认识到民族团队的重要性,同时也深刻体会到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差异性。如何在民族文化的传承下不断提升民族的确的社会发展水平,讲师一项漫长而艰巨的任务。而政府对于民族地区的无比重视,各项开明民族政策的实施,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决心,必将为七彩云南带来一个更加美好的明天。这对于我今后的事业有很大的作用。

杭州匠道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浙ICP备18040702号-2
地址:浙江杭州市滨江区江虹路1750号招商信雅达1幢43楼
电话:0571-86155444 值班电话:13857108608